建設安全管理體系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什么是安全管理體系?如何搭建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這些問題困擾著許多從事安全工作的朋友。


一、都有哪些安全管理體系

目前,我們所說的安全管理體系主要有以下三種:

1、安全生產標準化

安全生產標準化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由應急管理部門認證,需要通過嚴格的評審,具有較高的官方權威性。它涵蓋了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如果能夠真正按照標準執行,企業的安全體系將基本建立起來。

2、 雙重預防機制

全稱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核心要素之一。與安全生產標準化不同,雙重預防機制目前沒有認證評審的要求,只有操作指南,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行開展。

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45001)

該體系主要關注法律法規的合規性,沒有強制性要求,由第三方認證機構發證。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擇是否建立這一體系。

當然一些大的公司企業會打造自身的安全管理體系,尤其是哪些大的國企、跨國公司,他們有這個實力財力。


二、創建安全管理體系的條件

如果企業真的想要建立安全體系,或者作為一名安全員,有理想搭建一套安全管理體系,那么需要具備以下前提條件:

1、完整的組織架構

無論是創建安全體系還是維持體系的運轉,都需要人員,而且是具有一定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員。如果企業只有一名安全員負責安全工作,那么建立安全體系將非常困難。企業需要有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和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同時,生產負責人和班組長等基層人員也需要承擔安全責任和工作,這樣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組織機構,使體系得以運轉。

2、可操作的制度流程

制度不是擺放在文件堆里的擺設,而是能夠真正執行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安全部門或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制定這些“規則”,然后由基層負責人實施,還需要專業人員監督“規則”的執行。只有這些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獎懲辦法能夠指導實際工作,具有可操作性,體系才能運轉起來,而不是僅僅起草和發布一堆紅頭文件。

3、 能夠有效的運轉執行

很多企業的制度規程只是擺設,安全體系也成了花架子,這源于企業的管理方式。在老板或領導說了算的管理模式下,很難建立有效的安全體系。企業的組織管理如果落后、傳統,也很難運轉安全管理體系。


當我們談到安全體系時,往往會想到杜邦這樣的標桿公司,或者在國內的國企央企,這些企業有實力和資源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對于小企業來說,可能需要換一種思路,不應追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而應更側重于現場管理,例如現場5S管理或精細化管理等。

總之安全管理體系不是萬能良藥,并不是企業建立了安全管理體系就萬事大吉了。本身這套體系并不是會適用到每一個企業。更何況,很多企業看上去是建立了高大上的管理體系,但實際上都是束之高閣,根本就落地執行不下去。

助力企業實現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打造現代化智慧工廠,主要產品有設備管理系統,EHS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數字孿生可視化大屏,智能運維管理系統生產ERP,視頻監控,SCADA,能耗管理。
詳細請咨詢客服。
av亚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