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事故≠真安全

如今,幾乎所有企業都把“零事故”當作安全生產的終極目標。這背后原因復雜:事故違背“生命至上”準則,像天津港“8·12”、江蘇響水“3·21”事故,都造成了生命消逝;經濟上,企業要承擔巨額賠償、訂單流失;品牌形象也會受損,責任人還要擔責。


所以企業紛紛追求“零事故”,但社會將其作為評判安全生產的唯一標準,這就有問題了。一旦企業出事故,之前的安全管理成果就被全盤否定。像某知名企業,安全建設投入大,卻因一次事故被質疑安全管理水平低。這種評判方式,和現代安全科學管理原理相悖。
現代安全科學管理強調,“零事故”雖是期望結果,但不能是唯一追求。安全生產要注重過程管理,風險預防、提升員工安全意識、加強本質安全建設、培育安全文化,這些都很關鍵。


一、別讓“零事故”把安全文化“帶跑偏”
若單純把安全生產的根本目的設定為零事故,易催生被動防御型的安全文化。在這種理念下,企業常等事故跡象露頭才匆忙行動,一味著眼于如何規避事故,卻忽視了安全文化的深度構建。過度聚焦事故指標的控制,員工只是機械地為了不犯錯而去遵守安全規則,對安全的核心價值缺乏真正理解。

零事故


與之相比,先進的安全理念著重培育積極的安全文化。這種文化大力鼓勵員工主動去挖掘潛在的安全隱患,并且能毫無顧慮地交流安全問題。當安全文化的核心從單純追求 “零事故” 轉向秉持 “安全至上” 的價值觀時,員工會更加留意日常工作里的安全細節,進而營造出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圍。企業可借助定期開展安全培訓、舉辦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員工把安全意識深深融入到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關注點不再局限于是否發生事故。


二、別讓“零事故”把安全管理體系“玩壞”

要是一門心思把零事故當成安全管理的終極目標,那整個安全管理體系就會像個“一根筋”,只圍著事故這個結果打轉。這就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常常是“亡羊補牢”,事故發生后才忙著調查、追究責任,而在安全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控制這些“事前諸葛亮”的關鍵環節,卻沒花多少心思,投入嚴重不足。

現代的安全管理體系可不一樣,它講究的是系統思維,就像一個精密的“安全魔方”,各個面都得照顧到。這個體系涵蓋了風險預防、風險控制、應急管理等多個重要環節,目標也更加多元。它可不只是盯著事故預防這一件事,還想著提高安全績效,讓企業的安全“抗壓能力”更強,也就是增強組織的安全韌性。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企業得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標準和流程,就像給安全管理裝上了“導航系統”,這樣才能全面把控安全風險,把事故隱患扼殺在搖籃里,而不是只在事故數量上做表面文章,單純追求零事故。


三、別被“零事故”蒙住眼,看清風險真面目

企業若只盯著零事故,就會片面認知風險,只關注可能直接致事故的高風險因素,忽略低概率高后果風險,以及潛在累積性風險。這些風險悄無聲息,卻隨時可能爆發。

先進的安全理念倡導全面風險管理,如同給企業配備“風險全景掃描儀”。它要求企業全方位識別、評估、控制各類安全影響因素,涵蓋人員行為、設備狀態、環境變化等。企業既要把控已知風險,也要警惕未知風險,持續監測評估,及時更新風險信息,不被“零事故”束縛,才能從容應對風險。


四、別讓“零事故”嚇跑員工的安全熱情

當安全生產只盯著零事故,激勵機制就容易走偏,過度依賴懲罰。員工一旦引發事故,罰款、警告、降職等處分馬上就來。這讓員工每天都提心吊膽,滿腦子都是對受罰的恐懼。這種恐懼不僅打壓了員工對安全工作的積極性,還讓他們在發現安全問題時,因為害怕被牽連而選擇隱瞞。長此以往,企業里的安全隱患就像藏在暗處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

積極的安全理念就不一樣,它把正向激勵當作員工參與安全管理的動力。企業設立有吸引力的安全獎勵制度,員工發現重大安全隱患、提出有效建議,馬上給予獎金、公開表彰等物質和精神獎勵,讓員工感受到自身努力被認可。

同時,企業完善安全培訓,提供豐富學習資源,包括安全法規、事故案例、先進技術等,助力員工提升安全技能。還給表現出色的員工更多晉升機會,讓他們在保障安全時實現職業發展。在這樣的激勵下,員工就會主動參與安全管理,為企業安全出力。


五、“零事故”不是終點,持續改進才是王道

若把零事故當作安全工作的終極目標,企業很容易陷入自滿陷阱。當一段時間內沒有事故發生,便沾沾自喜,覺得安全工作已然到位,進而松懈下來。可生產環境與技術條件始終在變,新設備投入、新工藝應用時,新的安全風險也會隨之而來。要是企業只盯著零事故,對這些新風險視而不見,事故就可能乘虛而入。


現代安全理念則聚焦持續改進,把安全工作視作一個永不止步的優化過程。企業需定期審核評估安全管理體系,收集分析安全數據,像統計事故發生率、隱患排查數量等,洞察安全趨勢。通過深入剖析事故案例,監測安全績效指標,找準安全管理的薄弱之處,及時調整安全策略。唯有如此,企業才能緊跟自身發展與外部環境變化,持續筑牢安全防線,真正保障生產安全。



助力企業實現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打造現代化智慧工廠,主要產品有設備管理系統,EHS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數字孿生可視化大屏,智能運維管理系統,生產ERP,視頻監控,SCADA,能耗管理。
詳細請咨詢客服。
av亚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