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關鍵是系統設計、制造工藝、網絡環境、精益生產、智能裝備,抓住了這五個關鍵,我們就能笑迎智能。”1月11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朱森第在“2020中國制造論壇——加快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上表示。
朱森第表示,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切合點分別是遠程運維、質量管控、協同設計、共享制造、定制生產、物流倉儲、工藝革新、精益管理、營銷服務、解決方案這10個領域。但是不管怎么做都不要忘記我們推進智能制造,讓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融合發展,無非都是為了這8個更:更高、更低、更好、更快、更少、更小、更強、更美。為了實現這8個“更”,一定按照市場原則市場主導,所以思路上我們就要著眼市場,我們要分析市場,我們要響應市場,最終我們還要創新市場。
朱森第認為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融合發展的重點是中小企業,難點也是中小企業。對中小企業而言,他從調研中大體上悟到了“1+M+N”的模式,1是很多基礎領域,M是面向若干個行業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還有大量的ASP應用服務企業,為各類中小企業提供服務,這些ASP的企業可能是10個人、20人、30人、40人,但是它對某一個小的細分領域,為企業服務有他自己的獨到之處。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中小企業能夠通過SAAS、解決方案、咨詢、培訓,最終后服務,從中能夠受益來提升中小企業的生產力的水平。
朱森第還對佛山提出了幾點建議,總的來說就是打造“五個一批”:一批面向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一批掌握行業解決方案的集成商;一批居世界前列的專精特新企業;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一批世界領先的先進制造業集團。這“五個一批”共同提升“佛山制造”,右邊是將來可能會成為的企業。
以下為發言實錄:
在百年之有未有大變局下,中國的制造業可以說處在一個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關鍵時期,非常重要和緊迫的課題,就是如何實現轉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2015年我們似乎找到實現這樣一種轉變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智能制造這么多年實施下來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始終強調,“智能制造”是我們的發展目標和方向,達到這個目標和方向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制造的智能化,或者說我們是要做智能化的制造。因為智能制造我們最終要達到6個詞“自度量、自決策、自診斷、自維護、自適應、自學習”,現在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如何有效地來推進我們制造的智能化?我調研了很多企業以后,感覺這五個詞是關鍵:系統設計、制造工藝、網絡環境、精益生產、智能裝備。這五個詞的每個字母拼起來就是“SMILE”,我們抓住了這五個關鍵,我們就能笑迎智能。
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發現問題,有五問:制造業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制造業如何擁抱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如何賦能制造業?中小企業如何借力工業互聯網?佛山如何搭上工業互聯網快車?為了回答這五個問題,在佛山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財經智庫》組織專家做了很多調研。我今天就是把調研的結果跟大家作一個簡要的匯報,也是對這五個問題綜合的回答。調研剛才燕冬博士講到前后持續了半年,我這里講到這次集中的調研,從北京到廣東到山東到江蘇到杭州,調研企業和單位一共23個,除了這列的23個以外,還有一些企業,我們過去調研過和接觸過,因此,綜合了這些調研結果,我們想要找到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如何實現融合發展,融合發展的切合點和重點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我把它歸納了10個領域:遠程運維、質量管控、協同設計、共享制造、定制生產、物流倉儲、工藝革新、精益管理、營銷服務、解決方案。這10個基本上是我們接觸到的10個領域,現在對10個領域的高度排列的。
1、遠程運維
遠程運維是從一些大型的關鍵設備,如何保障它的安全運營,我們通過工業互聯網進行預警,能夠進行遠程維護。最早我們鼓風機的陜鼓、沈鼓、徐工、三一重工、金鳳科技,現在延伸到了整個風電廠的整個風熱發電機的預警和維護。用了工業互聯網取得了很多這樣的成效,大型工程的遠程維護成為很重要的應用領域,通過這些架構我們可以在很多的石化領域、發電設備領域、交通領域等等實現遠程運維。佛山的做電機的企業對電機可以做到遠程運維。
2、質量管控
尤其是食品和藥品的制造,如何通過工業互聯網能夠做到可管控可追溯??刀髫愃帢I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很多乳制品也做到了這一點。還有蘇州明志做制造業的,通過工業互聯網能夠提高提高成品率繼而提高到整個鑄造工藝,蘇州的瀚川是做3C和汽車電力的,通過3C和汽車電力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生產,來對整個過程實現整個過程監控和控制。
3、協同設計
我們希望把異地的創新資源通過工業互聯網能夠整合起來。航天云網通過工業互聯網已經在很多企業當中幫助這些企業分析產線中的問題,來實現他們產線產能的提高,以及相互之間的設計的資源共用。
4、共享制造
我們希望很多制造資源通過工業互聯網能夠整合,而不是每個企業都要把自己所需要的制造資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這樣是對資源的充分利用是不利的,共享制造我們已經開始工業互聯網也做了這個探索,剛才講到的航天云網。
5、定制生產
定制生產這已經為消費品的生產和工業品的生產都充分意識到個性化的需求、用戶特性的需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廣,因此怎么能夠滿足用戶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是工業互聯網大有作為的地方。我們所熟悉的青島紅領,現在延伸到青島酷特以及佛山的家居制造。
6、物流倉儲
實現智能制造離不開物件的移動,物流倉儲是智能制造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調研當中無錫中鼎集成專門做立體庫的企業,完全可以把他們原來積累的數據和經驗通過工業互聯網對這些立體庫遠程運維,當然要得到用戶的需求,如果用戶不希望你做網上整合,那么這一件事情只好作為一個技術的儲備。浙江的傳化智聯股份在物流上也通過工業互聯網做到了互聯互通。
7、工藝革新
如果工業互聯網和制造融合發展的話,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領域。因為任何制造離不開工藝,如果老的工藝來做這個事情我們一定是事倍功半,首先要改工藝,我們調研當中有很多企業在這方面做了深入的工作,特別是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等一下李軍旗董事長要細講,這里不贅述。一個企業要通過材料的改變,研究材料與工具相互作用的關系,研究器械的參數,研究器械的工藝到最終實現工藝的裝備,最后把這個問題都解決了,用工業互聯網能夠實現對這些裝備的遠程運維。蘇州的博眾精工,自己有一個機械加工工廠,實現工業互聯網的運維和控制,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的生產。進而構建起一個平臺,能夠為相應的企業提供這方面的服務。還有一個企業是電子元器件的企業,這個企業首先改繞制工藝開始,然后實現智能化和數字化車間,最終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有效。時間關系,我不說它的效果。工業互聯網對工藝的創新可以提出很多的幫助,我覺得在這個靶點上,工業互聯網完全使得我們的工藝創新大大縮短了進程,過去十年磨一劍,也許我們有了工業互聯網,五年磨一劍甚至三年磨一劍。參數優化、反饋補償、智能迭代、工藝仿真、數值模擬、方案比較、復合工藝到工藝的研制。
8、精益管理
中國制造企業里面,對精益管理和精益生產重視程度遠遠還沒有達到我們所希望的。精益管理、精益生產是智能制造的基礎,這里面有一些精益管理的企業,總結了多少年來他們的經驗,歸納出了制造企業實現精益戰略要有五個階段,從最早的點到最后的體,最后到魂。很多企業用了這樣輕型的輕量化的軟件和模塊,取得了可喜的效果。這樣一種手段完全可以借助工業互聯網在手機上來實現。很多企業應用了這樣一種輕型、輕量化的軟件化學模塊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9、營銷服務
工業互聯網結合大數據完全可以對用戶的需求做出分析。最后做到精準營銷,我們也給產品到用戶手里面提供產品+服務的比如說數控互聯他們就是這么做的。
10、解決方案
工業互聯網最終要形成能夠面向各個行業的解決方案,使得所在行業的企業從中能夠得到協會。美云智數已經做到這一點,正泰現在是一個總體戰略叫一云兩網,一個云是正泰云,能源互聯網和工業物理互聯網,在這個基礎上提供很多解決方案。浙江中控在1萬個客戶和4萬的DCS運營上開發出工業操作系統,在工業操作系統上形成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5G環境下有很多的事情原來難以做到現在可以做到。廣東新寶在這個事件上又開發出了5G環境下的智能技術。
前面講的10個領域是我們講的切入點和重點。但是不管怎么做?都不要忘記我們推進智能制造,我們讓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融合發展,無非都是為了這8個更:更高、更低、更好、更快、更少、更小、更強、更美。
為了實現這8個“更”,一定按照市場原則市場主導,所以思路上我們就要著眼市場,我們要分析市場,我們要響應市場,最終我們還要創新市場。在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融合發展的重點是中小企業,難點也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到底怎么借力工業互聯網實現數字化轉型?我這里大體提出了8個點,如果我們中小企業按這8個點來做就可能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
對中小企業而言,我從調研中大體上我悟到“1+M+N”的模式,1是很多基礎領域,M是面向若干個行業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還有大量的ASP應用服務企業,為各類中小企業提供服務,這些ASP的企業可能是10個人、20人、30人、40人,但是它對某一個小的細分領域,為企業服務有他自己的獨到之處。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中小企業能夠通過SAAS、解決方案、咨詢、培訓,最終后服務,從中能夠受益來提升中小企業的生產力的水平。
最后還想借此機會從我們調研當中,對佛山有以下幾點建議,總的來說就是打造“五個一批”,一批面向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一批掌握行業解決方案的集成商;一批居世界前列的專精特新企業;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一批世界領先的先進制造業集團。這“五個一批”共同提升“佛山制造”,右邊是將來可能會成為的企業。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