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設備故障,保證生產線正常運轉,須以科學的態度,結合企業實際,采取適宜的維修方法。
1.選擇和采用適宜的維修方法
前提是做好維修前的技術準備工作,為科學選擇和采用適宜的維修方法提供技術依據。合理的維修方式和方案是立足在準確的技術數據之上的。
2.對生產線重點和關鍵設備,實行預防性動態維修
依據掌握的設備劣化狀況數據分析結果,通過對重點設備和關鍵設備失效前預防維修來消除故障隱患,從而延長生產線設備運行周期。
為了合理選擇維修時機,可對重點設備和關鍵設備設置動態監測網絡,利用人員點巡檢、工業電視和電子傳感器監測等多種手段,對易損、易出故障薄弱環節和部位重點監測檢查。依據監測結果與數據庫資料的對比進行綜合分析,確定最佳維修時機,并提前做好維修所需的備品配件計劃和材料計劃等前期準備工作,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設備失效前維修,使維修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減少以往定期計劃維修帶來的過剩維修和不足維修等缺陷,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3.對有備用的設備可采用事后維修或定期計劃維修
一些重要設備或裝置,一般按一用一備、二用一備或多臺配置,由于有備用設備,可采用定期計劃維修或事后維修,重點是確保備用設備必須隨時處于完好狀態,以便及時投入運行。
4.重點是做好設備的預防維護
所謂預防維護是指對設備或設備的構成部分定期或連續觀測,以追蹤其測定值有無變化,有沒有顯示出變化的傾向,以此來判斷設備是否有異常。
管理手段是點檢,技術手段是狀態監測技術。簡易診斷判定設備是否有異常,精密診斷則根據簡易診斷的結果來進一步預測、推斷是設備的什么零件、什么部位發生異常,還有多長的壽命等。
5.設備維保是減少設備故障的最佳路徑
故障預防的最佳措施是不要發生故障,即要做到“零故障”。關于實現“零故障”的具體辦法,請大家參考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