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方績效管理起源
績效管理,自古有之,中國古代績效管理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在《尚書》,《史記》中也多有記載?!渡袝虻洹酚涊d說:“帝曰:格當舜,詢事考言,及言底可績,三載,當陟帝位。”舜以績效考核駕馭人才,他設12牧分管政事,委任22人為主管,并以考績之法來定獎罰和留退。隨后自秦漢至明清,歷朝歷代皆有績效管理之法,且考核體系日趨成熟與完善。古代績效管理著重于對官員的考核,現代工業領域的組織績效管理始于90年代西方管理學相關理論的興起,經過相關學者引進并在企業逐步應用與完善。
西方績效管理最早起源于英國公務員制度,大約在1854年-1870年之間,英國公務員制度改革,注重表現,看重才能的考核制度建立。將其引入工業領域是羅伯特·歐文,他于19世紀初將績效評估引入蘇格蘭,他在工業領域創建了績效評估系統,被譽為“現代人事管理之父”。隨著管理學與組織行為學的發展,關于績效管理理論、工具都更進一步完善,世界知名的公司在引進績效管理后,組織的業績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由此可見,凡有組織必有績效管理,績效管理是促進組織績效提升的利器。
二、績效管理的目的
績效管理的目的非常簡單而明確,就是要利用績效管理的工具,衡量所有人工作的價值,挑戰每一個人的潛能,讓組織協同發揮作用實現1+1>2,明確誰該獎勵、培訓及淘汰,來促進組織的績效提高,最終讓組織持久的經營下去。
三、組織實施績效管理的過程
不少組織實施績效管理往往會走入誤區,即把績效考核等同于績效管理,短期內取得一定的成績,但長期會流于形式,于是不停的調整考核工具、指標,其結果是組織績效沒上去,卻累死一幫人、氣死一幫人,最后落得傷痕累累,聞“績效”色變。究其原因,是績效管理的方法不對,我認為一個企業要建立績效至少要有以下幾個過程。
1. 組織績效現狀評估
首先,通過對比標桿、優秀企業的業績,結合企業現狀進行對比,識別問題;通過對組織內團隊績效、個人績效進行評估,找出差距;結合問題、差距與企業戰略目標,來評估應該采用什么樣的績效管理方法,進而評估如何建立績效管理系、選擇何種績效考核工具。
其次,公司應該營造實施績效管理的氛圍,讓員工認識、理解并最終支持,方能使用績效管理落地。
2. 績效目標與績效計劃的制定
首先,不論是選擇MBO、KPI、BSC、KSF績效管理工具,目標與計劃的制定階段都需要進行詳細的策劃。
其次,在這個階段應將公司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分解至各部門、個人,確定個人的目標和行為標準。目標通??梢詮囊韵陆嵌葋頇z討:公司級績效目標、部門級績效目標 、車間級績效目標 、班組級績效目標;崗位的價值要求 、崗位的職責要求 、崗位的變化要求;過去的業績表現、未來的業績要求。
再次,把握目標設定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即把握現實、對象性質、特點
(2)關鍵性原則:即把握重點,聚焦組織績效
(3)可測性原則:即把握唯一尺度,避免爭議
(4)科學性原則:即把握科學方法,認真對待.
(5)獨立性原則:即把握唯一,概念清晰,不重復.
(6)明確性原則:把握指標內容、定義、公式
(7)合理性原則:即把握準確反應,有效引導行為
(8)完整性原則:即把握整體,不偏一隅
最后,做好與員工的績效計劃溝通工作。員工往往抵觸績效管理,通常會認為績效管理就是績效考核,考核就是變相扣錢、關系比業績重要、領導會搞特權、會增加工作壓力等。在此階段,上一級的管理者務必要與被考核對象講明績效指標的來源、實現目標的計劃、將會給予的支持、績效結果兌現的原則等,務必闡明“三公六約”即”公開、公正、公平 ,約定目標、約定方法、約定結果、約定承諾、約束他人、約束自我“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績效管理導入最關鍵是在此階段所做的詳細的策劃。
3.績效管理實施過程的監控
再完美的計劃也趕不上變化,計劃是因變化而生。
首先,要動態的跟進績效計劃與目標的偏差,及時進行輔導、支持,并修正偏差,建立績效數據的收集渠道,確保數據可靠、來源穩定,對偏離結果的數據進行相應的分析。
其次,建立一對一的密切聯系、提供及時的信息反饋、幫助制定實現目標的任務。
最后,在員工遇到困難時提供支持,鼓勵員工承擔風險,營造創新向上的氛圍,引導員工進行反思檢討,引導員工向他人學習,為員工提供學習的機會,幫助員工形成團隊,向員工提供新的工作環境。
4. 按照績效管理標準實施績效考核評價
無論是定性指標還是定量的指標,最終都會體現出一個結果。
首先,按照績效目標、計劃的周期、收集到的經過分析的數據,按考核標準進行相應的評價。
其次,將這個結果與預期的目標、指標進行對比,找出績效結果與指標的偏差。對偏差的原因進行相應的分析,是指標設定問題、過程變化影響、還是被考核者自身的問題。
5.實施績效結果反饋與溝通
無論員工的績效是否達到目標,都需要進行相應的反饋溝通,從某種程度上講,績效改善溝通是績效管理的起點。
首先,根據考核的結果與原因分析,并結合并考評對象的崗位、職位、個生特征策劃績效改善的溝通。
其次,溝通過程需要注意掌握以下策略與方法。
(1)坦誠,給員工以信任感和安全感,不要威脅他人
(2)具體,盡量獲得與員工有效的績效信息
(3)心聲,要讓員工知道自已的想法和需要,以便員工更好的配合
(4)全面,不能只看到問題,也要看到成績,鼓勵式溝通
(5)傾聽,引導員工圍繞績效討論
(6)及時,害怕或拒絕溝通會讓事情惡化
(7)結果,溝通一定要有結果,且具有建設性結果
6.績效考核結果應用及績效系統改善
首先,考核結果的應用就是要根據設定的標準,按照員工的績效得分進行相應的管理,如獎勵、處罰、培訓、晉升、淘汰等。
其次,應對整個組織的考核結果與組織目標進行對比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對績效管理系統的幾個過程進行修正與完善。
知易行難,績效管理方法因企業環境不同而各異,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用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只有不斷變化的策略。以結果為導向,以過程為抓手,以溝通促轉變,以持續改善為原則,才是績效管理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