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一。在歐盟,地區之間的數字化差異很大,而且在一些歐盟成員國中仍然存在數字鴻溝,尤其是在較新的成員國中,寬帶普及率仍然很低(在許多農村地區幾乎沒有寬帶服務),這阻礙了工業物聯網系統的發展,并加重了對支持的需求。在工業物聯網采用率方面,歐盟各國間的數字鴻溝也很大。
挑戰二。盡管歐洲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但這個市場的參與者主要由中小型企業和中型企業組成。由于財力、技能和意識的限制,中小型企業和中型企業通常在采用新技術方面比較遲緩。過分關注大型組織的需求只會阻礙工業物聯網技術在歐盟的進一步部署。
挑戰三。盡管歐盟越來越多地投資與ICT相關的產品和研發,但其他地區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在2000年~2014年間,美國對ICT相關產品的投資約為歐盟的三倍。此外,美國與ICT有關產品的研發支出約為歐盟的兩倍。
挑戰四。盡管歐盟越來越多地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投資,但在投資和戰略計劃方面,它仍落后于美國和中國。但是,人工智能已被公認為工業物聯網價值鏈中對競爭力影響最大的技術之一。
挑戰五。目前,活躍在工業物聯網價值鏈中的許多公司都在努力尋找具有相關技能的員工。但是,這種技術人才的短缺在未來幾年將繼續增長。
挑戰六。當前缺乏針對企業采用工業物聯網的意識增強計劃,尤其是針對中小型企業的采用意識。
挑戰七。在軟件、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領域,非歐洲參與者的市場主導地位不斷提高。在某些工業物聯網價值鏈細分市場中,非歐洲參與者(例如Google)的市場主導地位正變得令人震驚,并正日益威脅著歐洲參與者的地位,尤其是考慮到這些公司正在逐步將與之相關的工業物聯網價值鏈活動進行內包。
挑戰八。管理軟件市場尚處于新生階段,但該領域的大多數領先者仍在美國,歐盟將面臨在這一重要的工業物聯網領域落后的威脅。當前,歐洲以外的國家仍非常依賴軟件基礎設施。